《中华文脉•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:梁家辉泪洒现场,诵读苏轼共忆兄弟情

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夜幕之下,华灯初上,明月高悬,江水荡漾,演员梁家辉独立船头,用粤语诵读出苏轼的长江名篇,就此拉开《中华文脉·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的序幕。

何以长江?长江很亲切,是在演员保剑锋童年回忆中往来着的“申通号”“申沪号”,是在主持人梁田去往长沙工作后,切身感受到语文教科书里的“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”。

长江很动情,是舞蹈演员华宵一含泪演读的“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”,是梁家辉体验过的长江号子,“毕竟是先辈精神,不该成为落寞的绝唱”。

“长江就是我们解读民族文化的灵魂密码。它孕育了从源头的巴蜀文化,到中游地区的湘楚文化,再到最东边的吴越文化,每一段的文化格调都有所不同。”学者于丹在开场时说,“所以品读长江,就是品读中国。”

长江的故事,得从首城宜宾说起。这里是自古文人过长江的换船之地,也是李白、杜甫、苏轼等一众“文学大咖”的人生开启之地。

“我的人生突然变成了苏轼的缩影”,梁家辉以苏轼经典诗文为线,再现其人生多个重要节点,回忆自己与离世弟弟、与电影人生中两位师父、与妻女的相处往事,泪洒现场。

保剑锋一人分饰苏辙、黄庭坚两角,趣谈美食与美酒,讲述宜宾何以“宜人宜宾”。

华宵一至情至性,着旗袍、登斗拱,致敬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,催泪再现“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”。

由五粮液、南瓜视业、南方周末联合出品的《中华文脉·经典围读会》走过先秦、秦汉、魏晋、大唐、大宋、大元、大明、大清等中华五千年的八大和美盛世,如今强势回归,与梁家辉、保剑锋、华宵一等演读嘉宾,文化嘉宾于丹,主持嘉宾梁田一起,实地走读中国第一文学大河长江,共飨诗酒之美。

666bee282aeab

【图说:五粮液《中华文脉·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宜宾站完整版已于央视频、优酷人文、南方周末app上线】

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梁家辉遥望月亮,轻声诵道,将我们拉回到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一个中秋之夜。彼时,苏轼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,只好寄相思于明月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

苏轼与弟弟的每一次离别,都有经典诞生,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”“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”……比比皆是。然而细究,这些名句之前皆有苏辙的启发。

666bee33bef61

“苏辙的文章写得很好,所以苏轼夸弟弟也是不吝啬的,他说‘(苏辙之文)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’,虽然冲淡平和,但格局扩大。要不然光凭哥哥和爸爸,怎么能位列唐宋八大家?”于丹进一步解释道,“而且苏辙很有性情,二十出头,就可以和年过五十的宋仁宗议论朝纲,言辞激烈,以至司马光都想把他黜落了。结果是仁宗皇帝说,‘如果不能容年轻人说几句直率的话,还怎么做皇帝?’所以后来苏辙做官,一路都蛮顺的,直到苏轼出事。什么叫手足连心?就是弟弟会说我哥哥的罪过,你分一部分给我,我替他受罚,我替他贬官,我五年之内不升迁。”

演读苏辙的保剑锋很有感触,“他们生前约定‘夜雨对床’,早日退休,一起读书、一起作诗、一起生活,但没能实现;死后,苏辙跟随哥哥苏轼葬在了嵩山下郏县,陪他,这就是生死相伴啊。而且你看苏辙给哥哥写的《祭亡兄端明文》里提到‘手足之爱,平生一人’。这是怎样的深情?”

也许今天的我们应该去掉“苏轼弟弟”这个头衔,看看苏辙的诗文成就和忠信程度。

666bee4427c67

【图说:保剑锋趣谈苏轼与苏辙的MBTI(性格测试)和星座,苏轼e人、摩羯座,苏辙i人,双鱼座,“相较之下,苏辙可能更内敛、更乐于奉献。”】

“我太激动了!”梁家辉不小心碰翻了杯子,“从来没有一个场合可以让我像今天这样深入地了解苏轼。一直听下来,我觉得我的人生突然变成了他的缩影。”紧接着,梁家辉分享了自己与离世弟弟的故事。

“其实,小时候我有一个弟弟。九岁的时候,他就患病了,大概拖了一年多就去世了。”梁家辉苦笑着回忆道,“从小他就是家里的宝,好东西都让他先挑。可以说,从他生下来,我就没有过过一天‘好日子’。但后来他患病、住院了,我们好像才正式建立了兄弟之间的情感。”

由于父母工作繁忙,当时年仅16岁的梁家辉肩负起了照顾弟弟的重任。每天放学,梁家辉都会在病床边陪着弟弟。弟弟很善良,总是帮着护士给其他病人送药,一直送到他不能走路,梁家辉就推着轮椅,带他穿梭于每一个病房。

“最让我心酸的是他大概发病半年的时候,他说‘哥,我们俩兄弟好像从来没有一起看过电影。你能偷偷带我出去、看场电影吗?’我就把他偷运了出去。”梁家辉顿了顿,有些艰难地开口说道:“看电影的时候,突然耳边就响起我弟弟的声音,他说‘哥,可能以后照顾爸爸妈妈的责任就落在你身上了,我可能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’。这个声音一直留在我心中,我始终觉得对他有一种愧疚。所以此后余生,我便带着弟弟那一份,去生活、去演戏。”

“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”如今我们虽身处与苏轼、黄庭坚不同的历史坐标中,却或许亦在经历着相似人生。那不妨,就让我们举一杯美酒遥相致敬,愿借先人诗酒中的“智慧”,唤醒当下生活的诗意与热情;愿在这岁月沉酿的浓香陪伴下,能够循着如此豁达、心安之哲学,无畏前行。

曾经陪伴黄庭坚度过晚年和美生活的锁江亭、流杯池、安乐泉,如今仍活跃在宜宾人的日常起居中,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。黄庭坚虽已作古,但他留给这片土地的记忆与情怀,如同陈年的美酒,随着岁月的流转愈发醇厚。黄庭坚曾经品尝过的美酒“姚子雪曲”,在宜宾人手中经过世代传承与创新,已演变为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的和美佳酿,流传至今,依旧散发迷人的芬芳。

666bee4fa890d

纵观中华文脉,那些散发着酒香的诗句,带我们穿越时空,与先民竞渡登高、会宴作歌。它们伴随着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最美好的记忆,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。

文以载道,物传精神。美酒所承载的,是自古文人不辜负良辰与美景、朗月与诗歌的风雅,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收获与团圆、“和合共生,美美与共”的美好心愿。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文化的杰出代表,在长江第一城宜宾孕育而生,历经岁月浓香,酿造和美故事。2024年6月,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、南瓜视业相继推出《大国之道》《中华文脉·经典围读会》两大优质文化IP,在一次次“敬古崇文”中,对“来处”不断回眸,像是记忆的坐标,让长江文明有了支点与方向。以酒为媒,串联起文脉千年与大道万里,赋予“和美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。


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:https://news.zhcjsb.com/1940.html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206288693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